支付寶理財和銀行理財哪個安全
2.從理財產品本身來看,任何理財產品都是存在風險的,這兩個平臺也不例外,只是不同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會不一樣。
3.從投資門檻來看,支付寶的門檻普遍是要比銀行理財要低一點,有的1元就可以起購,而像銀行自營的一些理財,門檻是比較高的,有的需要1萬元才可以起購。
4.從產品種類來看,銀行相對要豐富一些,銀行不僅可以存錢,也是可以買到各種理財產品的地方。銀行的理財產品包括自營產品和代銷產品,比如說基金、保險、黃金、外匯等產品,都能在銀行買到。而支付寶上能買到的理財產品,主要是基金和保險,其他的理財產品或許曾經有過,但基本上都已經下架了,理財產品的種類相對較少。
5.從便利性來看,不同年齡段的人群體驗會不一樣,年輕人比較喜歡在支付寶這種線上平臺購買理財,雖然銀行也有線上平臺,但是購買過程相對比較麻煩。而年齡較大的人可能更喜歡在線下買理財。
銀行理財技巧和方法
合理分配理財資金
俗話說,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的產品,投資理財也是如此。目前比較流行的家庭資產配置比例可以簡單地歸納為4321定律,即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 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銀行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于保險。家庭真正能夠用于家庭理財增 值的部分,其實只有30%―40%的資產。
充分認識不同產品的差異
目前,可以投資的金融工具主要有銀行存款(定期、活期等)、國債、股票、基金、人民幣理財產品、保險、黃金、外匯、房地產、收藏品等。這些工具都有各 自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征,一般情況下,低風險或無風險的,其收益就低,而高風險的則相應有預期的高收益,比如,基金中,股票型基金預期收益高,但是波動大、風險高,債券型基金風險較低,但收益也較股票型要低,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和安全性最高,但是收益性也最差,所以每個人都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理財工 具。
金字塔式儲蓄法
金字塔式儲蓄法是指把一筆資金按照由少到多的方式拆分成幾份,分別存入銀行定期,當有小額資金需求時,僅把小份額的定存取出,從而不影響大份額的資金 利息收入。比如,10萬元的資金,分成1萬元、2萬元、3萬元和4萬元四筆,分別做一年期定期存款,假如在一年未到期時,需要1萬元的急用資金,那么只需 把四筆定存中的1萬元取出即可,另外三筆的利息收入并不受影響。
電商寶類理財
雖然目前余額寶的年化收益率不斷下降,但是由于可以隨時用于網購支付,仍然具有很大魅力。而京東小金庫和余額寶類似,對接的是嘉實活錢包與鵬華增值 寶,為用戶提供閑錢理財的同時,也支持在京東商城的消費。如果你是一名網購達人,那么放一點錢在余額寶或京東小金庫,就可以購物理財兩不誤。
假日理財
對于個人來說,除了日常結合資金使用安排制定理財計劃外,充分規劃好法定節假期間的理財投資,將進一步有效地提升資金使用率。既保本又能獲得高收益的 產品大概有四類,一類是保本型的短期銀行理財產品,一類是基金公司發行的貨幣型基金,一類是短期債券型基金,還有一類是債券逆回購。上述產品,基本的年化 收益率均在3%至4%,是7天通知存款的2倍以上,或是活期存款利率的10倍以上。
買銀行理財產品要注意什么?
【1】是銀行自己的還是銀行代銷的,若是銀行自營的可以理解成銀行自家的孩子,銀行給予的服務與責任也是很好的,這些產品的安全性比較高。若是代銷的銀行可不負責管他們,產品安不安全,靠不靠譜,都由它自己的發行機構來負責。
【2】風險性,銀行的理財產品大都是不保本的,在買之前銷售人員可能給你說的天花亂墜,但是別忽視了一個重點,那就是這個理財產品虧錢的概率是多大,最多可能虧多少錢,可以看看其歷史業績。
【3】期限性,銀行存款隨時可取,但是銀行理財產品不是可以隨時取出的,有些理財產品是不能提前取出的,在買之前必須了解情況,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選擇。
【4】收益是否屬實,銷售人員介紹的時候可能避重就輕,但是自己一點要抓住重點,就是這個理財產品的收益怎么樣,收益高不高,收益是否穩定等等,可以自己看看其歷史收益與走勢。
【5】收益怎么算,比如同一款產品,你買5萬的,利息是多少?買10萬的,利息會不會更高?或者10萬本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畢竟咱們投的錢多,肯定就希望能拿到更好的收益。
【6】到期后怎么回款,比如到期后要不要自己到銀行去取回,還是說銀行系統自己把錢退回等等,了解情況才能知曉自己買的理財產品什么時候到期,到期了錢打到哪里。
【7】做風險測評,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銀行理財產品基本分為五個風險等級,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銀行理財怎么跟蹤收益
首先,可以通過理財產品的官方網站或者APP查看收益情況。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會在產品介紹中明確標注,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金額和投資期限計算出預期收益。
其次,可以通過銀行柜臺或者客服熱線查詢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投資者可以提供自己的投資信息,銀行工作人員會根據產品的實際收益情況告知投資者預期收益。
最后,投資者還可以通過第三方理財平臺查詢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這些平臺通常會提供多種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比較和排名,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
銀行基金和理財的區別
一、定義和功能不同
銀行基金和理財的定義和功能都不相同。銀行基金是指銀行為客戶提供的一種投資工具,主要用于投資于股票、債券等證券市場,并由專業的基金管理人員進行管理。銀行基金的投資范圍比較廣泛,投資于多種證券市場,以達到穩健增值的目的。
而理財產品是銀行為客戶提供的一種綜合性金融服務,主要包括儲蓄、投資、理財等多種功能。理財產品的收益主要來自于投資于各種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同時還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和靈活性。
二、投資對象不同
銀行基金和理財產品的投資對象不同。銀行基金主要投資于各種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以提高收益和降低風險。而理財產品則可以投資于多種領域,包括房地產、大宗商品、股票等多個領域,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三、收益方式不同
銀行基金和理財產品的收益方式也不同。銀行基金的收益主要來自于證券市場的投資,包括股票、債券、基金等,其收益風險與市場波動相關。而理財產品的收益主要來自于投資于多種領域,包括房地產、大宗商品、股票等多個領域,其收益與市場波動和產品本身的投資方向相關。
四、風險不同
銀行基金和理財產品的風險不同。銀行基金的風險主要來自于證券市場的波動和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而理財產品的風險則來自于投資領域的波動和產品本身的投資方向。通常來說,銀行基金的風險相對較低,而理財產品的風險則相對較高。
五、購買方式不同
銀行基金和理財產品的購買方式也不同。銀行基金一般需要在銀行柜臺或者網上銀行進行購買,購買流程較為簡單。而理財產品則需要通過銀行柜臺或者銀行客戶經理進行購買,購買流程相對較為繁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