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企業屬于什么類型
國有經濟
國有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企業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國有資產投資舉辦的企業,也包括實行企業化經營,國家不再核撥經費或核撥部分經費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經營性活動的社會團體,以及上述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使用自有資金投資舉辦的企業。
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集體所有的一種經濟類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組成部分。包括城鄉所有使用集體投資舉辦的企業,以及部分個人通過集資自愿放棄所有權并依法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認定為集體所有制的企業。
私營經濟
私營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公民私人所有、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國家法律、規定登記注冊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伙企業和私營有限責任公司。
個體經濟
個體經濟是指生產資料歸勞動者個人所有,以個體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勞動者個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種經濟類型。包括所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登記注冊的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伙。
個人獨資企業有哪些
1、個體工商戶,個體工商戶是一種由個人投資設立的企業形式,其注冊流程簡單,注冊資本不需要特別多,適合個人小微創業者。個體工商戶經營范圍相對較窄,主要經營個體經營者所從事的行業;
2、獨資公司,獨資公司是一種由個人投資設立、以其個人名義經營的公司,其需要注冊資本,但是由于其獨立法人身份,具有較高的信用度,進而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
3、個人獨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指由個人投資設立、以其個人名義經營的企業,與獨資公司類似,但是其不需要注冊資本,適合剛剛起步的個人經營者。
個人獨資企業開辦需要的資料有:
1、身份證明,個人獨資企業主要由個人投資興辦,因此需要提供個人身份證明。如果是境外人員,需要提供護照等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2、工商營業執照申請表,需要填寫工商營業執照申請表,該表包括公司名稱、經營范圍、住所、法定代表人等相關信息;
3、經營場所證明,需要提供經營場所證明,包括房屋租賃合同或房產證明等。如果是自有房產,需要提供房產證明文件;
4、稅務登記,需要進行稅務登記,提供本人身份證、經營地址、申請表等材料;
5、開戶銀行,需要在銀行開立基本賬戶,提供身份證明、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材料;
6、其他材料,根據不同地區和行業的規定,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關材料,例如安全生產許可證、環保許可證等。
個人獨資企業的好處和壞處
個人獨資企業的優缺點如下:
獨資企業的優點:
1、個人獨資企業設立簡單,財務簡單,稅務簡單。
2、企業資產所有權、控制權、經營權、收益權高度統一。
3、企業業主自負盈虧和對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成為了強硬的預算約束。
4、個人獨資企業維持企業運營成本低。
5、企業的外部法律法規等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進入與退出、設立與破產的制約較小。
6、個人獨資企業一般規模都不會太大,業務不會太多,企業注銷便捷。
獨資企業的缺點:
1、難以籌集大量資金。
2、投資者風險巨大。
3、企業連續性差。
4、企業內部的基本關系是雇傭勞動關系,勞資雙方利益目標的差異,構成企業內部組織效率的潛在危險。
5、個人獨資企業債務由自然人投資人財產兜底,投資人負有債務連帶責任。
6、個人獨資企業難以提升品牌效應,一般沒有場地沒有人員企業名氣很難提高。
大型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怎么劃分
企業的大中小型劃分標準是根據企業的規模來定義的。
現行辦法選取從業人員、營業收入、資產總額等指標或替代指標,并結合行業特點制定具體劃分標準,將在中國境內依法設立的各種組織形式的法人企業或單位的規模劃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個體工商戶參照該辦法進行劃分。
中國大型企業指的是資產規模在20億元以上的企業,其中有一部分企業資產規模在40億元以上,這就是所謂的超大型企業。
中型企業是指資產規模在2億元到20億元之間的企業,其中有一部分企業資產規模在4億元到10億元之間,這就是所謂的大中型企業。
小型企業是指資產規模在200萬元到2億元之間的企業,其中有一部分企業資產規模在500萬元到1億元之間,這就是所謂的中小型企業。
企業的發展階段如下:
1、新生期:企業剛成立,最重要的任務是生存和發展,需要盡快進入成長期,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經營困難、資源有限、市場不確定性高、業務模式未成型;
2、成長期:經過新生期的努力,企業逐漸壯大,業務規模擴大并開始盈利。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初步建立了企業文化,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需要加強對資金和人才的吸引;
3、穩定期:企業業務逐漸穩固并保持穩定增長,市場地位日益鞏固,也不斷進行著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從短視角落到了長視角,把關注重點轉向維護現有成功事業的平穩開展并延續經營,同時也積極投入到研發及創新;
4、衰退期:由于外部或內部原因,企業走向衰退,經營業績逐漸下滑,市場競爭壓力加大。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征是需采取有效措施,止損保衛,包括企業轉型,不斷進行組織調整和管理創新等,盡量避免衰退進入死亡期。
大型企業的界定標準是什么
法律主觀:
國有企業大額資金的界定標準,分為較大(30萬元至50萬元)、特大(50萬元至100萬元)、巨大(100萬元以上)三個標準,其具體標準由各企業依據本企業資產占有規模、生產經營情況,經企業董事會研究提出(未建立董事會制度的企業由經理辦公會研究提出)。
法律客觀:
《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四 各行業劃型標準為: (一)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2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其中,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營業收入50萬元及以上的為小型企業,營業收入5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二)工業。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其中,從業人員30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300萬元及以上的為小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