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購買注意事項
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活期理財、短期理財、長期理財三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銀行理財購買注意事項,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銀行理財購買注意事項
1.參考業績比較基準
業績比較基準也就是常說的收益率,通常以百分比區間形式出現。如果一款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在4.00%-5.00%,就是說這款產品預計可實現最高年化5%、最低年化4%的收益率。但需強調的是,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基于產品性質、投資策略、當前市場環境、過往經驗等因素的估算,不代表產品的未來表現和實際收益率,不構成對產品收益率的承諾,投資者只可將其視為參考。
2.權衡產品期限
一般來說,期限長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要高于期限短的產品,但前者對資金流動性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投資者需根據自身情況,判斷理財產品的期限是否與自己的資金需求相匹配。
3.理性看待風險等級與收益率
收益率越高的產品,其風險等級也就相對越高,出現虧損的概率也更大。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適合的理財產品。輕信他人建議或盲目購買高收益產品,都是不理智也不明智的做法。
4.看清理財產品費用
在其他條件都類似的情況下,投資者可盡量選擇購入費率低的產品。一般來說,銀行理財產品可能產生的費用包括:認購/申購費、贖回費、銷售費、托管費、管理費、超額業績報酬(各銀行之間的名稱可能存在些許差異)等。
銀行理財產品怎么買合適
1、看好計息的日期:銀行理財有募集期、存續期(產品成立之日至約定的終止日期)等。只有存續期才有收益,剩下幾個階段都不獲利。因此,要密切關注募集期等重要信息,算好時間賬,避免資金白站崗和收益折損的現象發生。
2、不要被收益率所迷惑,預期收益并不等于實際收益,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了解清楚產品情況,瀏覽“基礎資產的管理和構成”部分,知道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風險所在。如果出現金融衍生品則為結構性理財產品,達不到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較大。
3、看銀行理財產品風險高低,商業銀行會對擬銷售的理財產品自主進行風險評級,主要分為五個級別,包括保守型(R1)、穩健型(R2)、平衡型(R3)、進取型(R4)和激進型(R5)。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4、看是不是銀行親生的,很多人認為,在銀行賣的東西就是銀行自產自銷的。實際上,銀行理財產品分自有理財產品和代銷理財產品兩種。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必有一個防偽編碼,編碼格式也都是統一的:14位,大寫C后面跟著13個數字。
5、要防止出現 “飛單”,銀行理財經理私下推的銷售非本行發行或代銷的理財產品的被稱之為“飛單”?!帮w單”產品具有起投門檻高、風險較高,相應的預期收益率也高的特點。作為投資者,要想避開“飛單”,就要認真閱讀所購產品的說明書,對高預期收益率的產品提高警惕。
銀行理財產品的分類有哪些
1、儲蓄:銀行儲蓄一直以來都是最安全的理財方式,但缺陷是收益較低。
2、黃金:炒黃金也是一種主流理財方式,近幾年來收到了投資者們的關注。
3、基金:基金的規模目前遠超存款規模,是眾多投資中少安全性與收益性較為統一的。
4、股票:股票作為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模式,一直以來是投資的熱門話題。
5、國債: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安全性與收益性與銀行儲蓄類似,是代替銀行儲蓄的升級產品。
6、債券:債券也是比較理想投資方式,其風險性與收益性均小于股票,但仍舊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7、外匯:炒外匯可以獲得不菲的收益,各種外匯衍生理財產品也非常多。
8、保險:保險除了可以提高保障之外,也可以具有投資價值。
9、P2P:P2P投資風險高,逾期率高,但收益率也高,投資者選擇P2P投資時一定要謹慎對待。
銀行理財產品和存款的區別
1、安全性方面:存款時存款人將其所有的人民幣或外幣存入銀行,收取利息,相對安全穩定。理財產品則是銀行銷售給合格投資人的金融產品,本金和收益安全由理財的類型決定,相對具有風險。
2、流動性方面:你存款到銀行,分為定期以及活期的區別,活期存款想用的時候能用,而理財產品則要到規定的日期到達才能贖回。
3、收益性方面:你把錢存銀行的利息是事先固定死的,理財的話,收益有高有低,有一定的風險。
